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5-0033





2024年11月07日

风味远流长匠心续精良

采写:记者 朱元冬

民国时期,德香糖果饼干店毗邻大东大酒家。(资料图)

谭谦记旧址(资料图)

南兴馆的米粉是不少梧州人记忆中的美味。 (资料图)

谭谦记制作伊面的流程>>>> 面粉中拌入蛋液。(资料图)

将煮好的伊面放入模具中。(资料图)

炸制伊面。 (资料图)

做好的伊面口感筋道。(资料图)

7月26日,梧州骑楼城景区沉浸式招商推介活动通过营造早年集市场景,让市民游客近距离感受梧州历史文化魅力。 本报记者 陈凡 摄

10月15日,骑楼城城市更新—旅游基础设施综合提升项目仍在推进中,南环路往大南路方向沿线的骑楼立面脚手架已全部拆除,展现出恢弘气势。 本报记者 何鎏 摄

10月29日傍晚,秋雨绵绵。此时,骑楼城周边的餐饮店夜灯亮起。

大东大酒家、古典鸡饭店、骑楼小吃店、冰泉豆浆馆、永昌堂凉茶铺、城南茶舍等店铺敞开大门,迎接顾客。作为时下热门的美食“打卡”餐饮店,经营者在延续前人质朴的经营理念的同时,不断推陈出新创新菜品,书写骑楼餐饮新篇章。

■ 阅读提示

百年骑楼里,曾诞生了德香糖果饼干店、谭谦记面食、龙珠茶档、南兴馆桂林米粉等名声在外的美食店。一块德香月饼、一碗谭谦记云吞面、一杯龙珠茶档的凉茶……这些曾经风靡一时的骑楼城老字号美食,已在似水的流年中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然而,在时光的长河中,美食作为文化的一大载体,仍不断演绎着新旧交替的华章。曾经承载着一代人温暖回忆的老味道,在时代的发展中,以货真价实、精益求精的品质特征焕发新魅力,如雨后春笋般孕育出新式美食。这既是味道的传承,又是匠心的延续。

品质精良   赢得口碑

“上世纪中叶,我爷爷经营的德香糖果饼干店就在骑楼城主干道南环路的边上,位置正好位于南环路与东中路交界的转弯处。”德香糖果饼干店最后一任掌柜的孙子邓邦说起家族生意时如数家珍。

在他所展示的一张由外国摄影师拍摄的黑白照片上,可以看到德香糖果饼干店毗邻大东大酒家,店铺名称用毛笔竖写在店门前骑楼的立柱上。这是一张记录了梧州骑楼城商业繁华的珍贵历史照片,更是邓邦引以为豪的家族生意经的真实记录。

除了南环路的德香店比较出名外,开设在大东下路粤友饭店附近和骑楼城内大银行旧址对面的德发、德昌两家店铺也是生意红火。加上在大南路牛皮巷开设的月饼厂,邓氏家族打理的糖果饼干生意占据了当时梧州糖果饼干产业的“半壁江山”。

那个时候,德香糖果饼干店主营月饼、瓜子、花生、饼干等食品,以精良的品质赢得了大众的口碑。据梧州市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编纂的《梧州·中国骑楼城》一书记载,德香糖果饼干店始创于民国27年(公元1938年)秋,其所制售的中秋月饼选用贡尖白糖秘制,饼皮特薄且油润,色泽金黄,品质优良。“我太公的儿子邓灼华成为店铺掌门人后,致力于月饼生产销售和店铺打理。我们制作的月饼主要有传统的莲蓉、五仁等品种,不仅梧州人争相购买,在广州等地售卖时也很快被抢购一空。”邓邦说,德香月饼在澳门也很受欢迎,名气与当时广州的陶陶居不相上下。

除了月饼销售火爆,德香糖果饼干店的瓜子也在骑楼城打出了响当当的品牌“信丰瓜子”。“店铺正好处在两个剧院中间,家人亲朋、情侣闺蜜看戏时人手一袋信丰瓜子,成为那个时代看戏的标配。”邓邦说。

时代印记   行业标杆

梧州骑楼城老商号、老招牌众多,广东顺德人谭谦始创于民国29年(公元1940年)的谭谦记,将面食的制作烹煮技艺发挥到极致,让不少梧州人“食过返寻味”,也使得谭谦记成了那个年代骑楼城面食的标杆。

谭谦记开设于骑楼城内,所制售的云吞、伊面、生滚及第粥等,选料上乘,烹饪独特,店铺时常门庭若市,有时排队到最后的人还不一定买得到想要的口味。“谭谦记用海味、骨头熬制汤底,烹煮出来的面汤营养清香,放入面条及叉烧、牛腩等肉类,可口美味的叉烧面、牛腩面就制作完成了。”回想起当年在谭谦记吃面,梧州资深食客王东记忆中的味道并未消散。

王东的父亲王节俭当年与谭谦关系甚笃。王东从小跟随父亲到谭谦记吃面,一吃就是十几年。“每次进店吃面,谭谦和店员都知道我们爱吃什么口味的面食。”王东说,他最喜欢吃的是用韭黄、香菇、瘦肉煮成的三丝伊面,“咸、香、鲜,就是谭谦记传统又独特的味道”。

更难得的是,如果有流浪人员行至店门前,谭谦记的员工会煮出一碗热气腾腾的面食送给这些流浪人员吃。店家的友善举动,使得店铺有服务、有温度、有态度的“三有”和真滋味、街坊味、人情味的“三味”经营之道,有了具象化的表达。

如今,谭谦记已化作骑楼美食的一个时代印记。而王东则在梧州、广州等地从事餐饮行业,与他一样的新一代餐饮人,至今还惦记着旧时店铺温暖而真诚的经营之道,延续餐饮界前辈诚信、用心的经营理念。

承前启后   守正创新

在梧州人的记忆里,南兴馆、龙珠茶等名声响亮的餐饮商号,也都曾经在骑楼城占据一席之地。

“南兴馆烹煮的桂林米粉最深得人心,在米粉上放些牛味、葱花、黄豆,真是色香味俱佳。”年逾古稀的“老梧州”李国楹难忘南兴馆的味道。南兴馆就在旧时牛屎码头附近,上世纪80年代时生意最为火爆,除了桂林米粉,还有艇仔粥、炒粉和炒菜等,也是不少梧州人早餐和午饭的“必选项”。

吃过早餐,到附近的龙珠茶档喝一杯凉茶,也是一件惬意的事情。“龙珠茶档一开始开在南环路往市第十一中学方向的小巷子里,后来搬到骑楼城内,这里的凉茶清热解毒,苦涩回甘,当时花几分钱就可以买到一杯凉茶。”李国楹说。

还有大同路口人称肥婆二嫂经营的美食店,其烹制出来的神仙钵让李国楹赞不绝口。他回忆道:“神仙钵主料是牛肉和牛杂,再配以秘制酱料煮沸而成,香气飘满整条大街,因此顾客盈门。”

打开《梧州·中国骑楼城》《喜欢梧州的100个理由》等书,书中记载,开设在骑楼城的探花楼酒家、洞天酒家、总统酒家等茶楼食肆曾经盛极一时,豆腐渣等美食深受老饕追捧。现在,这些骑楼城美食店只能从长辈的回忆和书本的记载中窥见其当年风采,但在骑楼城这片承载着丰富地域特色和历史记忆的土地上,新的经营者秉承着老一辈经营者精益求精、品质取胜的精神,兼收并蓄、守正创新,让骑楼城里的岭南味道更加多元。

梧州岭南骑楼城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科介绍,骑楼城城市更新—旅游基础设施综合提升项目建成投用后,五坊路将有一批特色美食店铺进驻营业。“届时,纸包鸡、牛肠酸、猪脚姜、田螺等骑楼城传统特色美食经营店铺将在五坊路及周边路段开业迎客。”唐科说,骑楼城还引进了竹筒奶茶、云朵舒芙蕾等新式美食,开设伊朗、阿塞拜疆等国家的风情体验馆。传统美食与新式小吃的完美融合,以及外国物产的集中展示,让市民可以在骑楼城品赏新旧交融、中外各异的美食文化。

百年骑楼的美食印记有滋有味地印刻在了梧州人的味蕾上。岁月漫漫,这些写满文化符号的味道并没有消失,它们记录着一代代人追求卓越的拼搏,也引领着一代代人守正创新的奋进。岭南美食的传奇华章,将在百年骑楼里活色生香地续写下去。

策划:肖苗生  吴柳燕   编辑:黄  恩   栏目设计:刘欢馨   校对:严汉泉

--> 2024-11-07 采写:记者 朱元冬 2 2 西江都市报 content_87074.html 1 风味远流长匠心续精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