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雨燕
通讯员 曾亮 欧名栩 徐靖植
万秀区公安机关创新推动社区警务和网格化社会治理有效融合,推动矛盾化解更有力、服务群众更高效;长洲区公安机关借助网格化管理机制,对违法犯罪实施精准打击……近年来,我市公安机关持续优化“警格+网格”工作举措,通过警力下沉、融入网格,织密平安“守护网”。
“警格+网格”解纷更高效
网格是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推动“警格+网格”深度融合,能更有效将平安建设触角延伸到每个角落。近年来,我市公安机关结合实际情况,多方探索、创新思路,逐步形成符合当前治安状况、契合社会治理实际的“警格+网格”双格融合新模式。
万秀区是老城区,辖区内老旧小区较多,停车难、管道堵塞等老旧小区的“顽疾”容易引发矛盾,成为基层治理中的难点焦点。为此,万秀区公安分局在辖区8个派出所全面实施“两队一室”警务机制改革,设置社区警务队、案件办理队和综合指挥室,合理布局警务网格56个,对应社区网格218个,切实解决街道行政区划与派出所管辖区域不一致的难题,实现“街所一致”“双格融合”的工作格局。
“目前,我们每个警格都配备由社区民警和辅警构成的警格队伍,与社区网格员共同收集、全时互通预警信息、人口管理、隐患难点等。”万秀区公安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警格+网格”深度融合让警力向网格流动、要素向网格集中、服务在网格进行、问题在网格解决,实现了网格内“活有人干、事有人管、矛盾有人调”。
今年以来,万秀区公安分局的社区民警深入社区、乡村和企业,细心倾听群众诉求,及时发现并掌握各类矛盾纠纷隐患,共调解矛盾纠纷645起,最大限度把矛盾化解在网格内。
“警格+网格”双格融合的实效,还体现在群众不断增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上。以公安机关开展反诈宣传活动为例,今年以来,万秀公安以网格为依托,开展了200多场针对中老年人的防范诈骗知识宣传活动,并为群众发放宣传资料、开展咨询服务。“民警会结合我们身边的典型案例来讲解电信网络诈骗的作案手法和防范措施,很管用,这样的活动也令我们感到安全感满满。”近日,在万秀公安防范诈骗知识宣传活动现场,市民黄女士为公安部门精准化反诈宣传点赞。
“警格+网格”提升安全感
在岑溪市,“警格+网格”组成的“小格子”成为辖区“平安哨点”。岑溪市公安局建立“一村一辅警+警务助理+村干部+热心志愿群众”多元共治警务工作机制,推动警格和网格相互融合,切实提升信息采集、风险感知、隐患排查及源头防范等能力,走出了一条“多方联动、效能融合、服务精准、协同共治”的基层治理路子。
“我们充分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组织警力与网格员深入大街小巷,广泛收集村情民意,耐心倾听群众诉求,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切实维护辖区的平安与和谐。”岑溪市公安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
苍梧县深入推进“警格+网格”联动融合机制,把综治中心、警务驿站高度融合,实现“一村一辅警”“一驿站一警长”全覆盖;藤县创新组建“警察+义警”“网格+警格”新模式,建立群众身边的“移动警务站”,打通治安防控“最后一公里”;蒙山县探索推进“警网”融合联动,由驻村民警担任网格长、驻村辅警和村组干部担任网格管理员,确保警格、网格力量责任无缝衔接;龙圩区建立“警务室+网格”联动机制,变“民警下社区”为“民警在社区”……
如今,“警格+网格”双格融合新模式已在平安建设一线落地生根,助推基层治理现代化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