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现的糖耐量异常。这是由于在怀孕时,孕妇的身体内部各项机能出现变化,激素水平不稳定,导致代谢异常,从而出现妊娠期糖尿病。大多数情况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产后可以恢复正常代谢水平,但如果没有及时控制和治疗孕妇的高血糖,可能会导致产后患上终身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多数可以通过个性化的饮食指导和运动治疗,将血糖控制好。此外,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容易受到病菌的感染,且可能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胎儿生长受限、酮症酸中毒等情况,从而增大胎儿流产的风险,因此,需要严格控制孕妇的血糖含量。此种疾病,大家对它了解多少呢?那么孕妇在妊娠期间又该如何有效避免妊娠期糖尿病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知识。
妊娠期糖尿病的危害
高血糖可以使孕妇腹中胚胎发育出现异常情况,甚至是出现死胎现象。
糖尿病孕妇很容易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且会增加血糖和血压控制的难度。有的孕妇会因为血压太高,而不得不提前终止妊娠。
血糖控制不好的孕妇,很容易会出现感染的现象,特别是泌尿系统的感染。如果不能够及时发现或者得不到及时治疗,感染就可能会扩散到孕妇的肾脏,从而给母子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另外,还有孕育巨大儿的风险。
由于妊娠期复杂的代谢变化,代谢紊乱发展导致脂肪分解加速,血清酮体会出现急剧升高的现象,从而逐渐发展成为代谢性酸中毒,这也是造成孕妇出现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妊娠期早期高血糖对孕妇腹中胚胎的发育有着一定的抑制作用,可能导致胚胎发育落后。
妊娠期的饮食指导
⒈ 控制总热量:孕妇合理控制每日摄入的总热量,避免摄入过多的糖分和高热量、高淀粉、高脂肪食物,如蛋糕、巧克力、糖果、粥、粉类、排骨、猪脚等。
⒉ 均衡饮食:保证饮食的多样化,摄入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质、低脂肪、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营养素。建议孕妇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以及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绿叶带梗蔬菜、圣女果、奇异果、豆制品、牛肉、鸡蛋、鱼虾、牛奶、瘦肉、海产品等。
⒊ 少食多餐:为了维持血糖的稳定,建议孕妇采用少食多餐的饮食方式,每日进食5~6餐,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食物导致血糖快速上升,以及处于饥饿状态出现低血糖的危险。
⒋ 控制糖分摄入:避免摄入过多的糖分,包括甜饮料、甜点等,以免加重糖尿病的症状。
⒌ 混合膳食:孕妇在日常饮食中可以适当增加主食当中的粗粮比例,这样做也可以降低谷类食物当中的升糖指数,比如在蒸馒头的时候适当增加荞麦面、燕麦面或者是牛奶,用鸡蛋和面粉做鸡蛋饼之类的,做饭时可增加燕麦仁、荞麦、小米、黑豆、糙米等与大米一同烹调。
⒍ 吃“干”不吃“稀”:烂饭、烂粥、烂面容易升高血糖,烹饪时水分应少些,尽量不要煮得太烂,缩短烹饪时间。尽量吃饭不喝粥,先喝液体15分钟之后再吃淀粉类食物,吃淀粉类食物之后的2小时以内最好不要喝液体。
⒎ 动物性食物:选择鸡胸肉等去皮禽肉、猪牛羊的里脊肉或纯瘦肉、兔肉、鱼肉、虾,每天150~200克。不吃动物皮层、肥肉,少吃排骨及各种外卖的熟食。每周食用一次动物血或动物肝脏,动物血每周摄入量100~300克,动物肝脏每周摄入量50~100克,每天饮牛奶250~500毫升,以脱脂奶或低脂的纯牛奶为首选,也可选择无糖的低脂酸奶。
⒏ 植物性食物:每天的正餐以绿叶、深色蔬菜和瓜茄类蔬菜为主,至少吃500克;每周需要安排2~3次的菌菇类食物,比如蘑菇、木耳、海带等;要经常食用豆制品,比如豆腐、豆干、豆浆、腐竹等;另外,土豆、南瓜等含有丰富碳水化合物的蔬菜,在进食的时候不要过多食用,因为可能会引起餐后血糖升高。
⒐ 烹饪的方式:每天一个人烹饪食用油的用量一般为25克最佳,橄榄油、茶油对血脂的调节有着较好效果;并且一天的盐摄入量应该控制在6克以下,水肿的时候要进一步严格控制盐的摄入量。
(梧州市妇幼保健院 胡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