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网上出现一批打着“国学培训”幌子,声称可以“调理身体”“改名旺运”的培训机构,利用“易经大师”“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等虚假宣传圈钱敛财。
披着“国学培训”马甲
圈钱敛财
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培训机构利用“国学光环”和“大师名号”来招揽学员。
“他自称是尚德机构易朴国学院院长,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与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在他吹嘘下,我花了9888元报名。”在新浪消费者服务平台“黑猫投诉”上,“国学”“易经”等相关投诉词条超过4500条,其中多以“虚假宣传”“欺诈消费”“退款”等投诉内容为主,“交费后找不到人,退款没有答复”等也较常见。
一些所谓“国学培训”机构随意编造头衔,利用虚假身份将授课老师包装成“国学文化高级传承师”“数字心理学高级导师”等,声称拥有独家秘籍和高深教学经验。然而在观看直播课后,半月谈记者发现,所谓“国学大师”的讲课内容,却多以占卜、风水、算命为主,如“如何改善地理环境能量”“如何拜财神才有效”等。
一些机构则打着“免费课程”的幌子让学员“高价”购课。半月谈记者通过一则“国学培训公益直播课”的广告,进入一个85人的微信群,该群由一名“班主任”管理,组织群员参与“易轩老师”为期4天的“免费课程”,首日直播显示在线人数15万人,评论区也十分活跃。
课程结束后,“班主任”发了一张价目表,将购课称为“结缘”,显示“学业有成,金榜题名”的课程费用为9986元,“正财局”“旺运局”“桃花局”等费用从6888元到9900元不等。
视频平台
成为虚假广告“温床”
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此类“国学培训”的虚假宣传广告频繁在各大短视频平台中出现。
半月谈记者观看部分“国学培训”招揽广告发现,这些视频广告大多利用特效技术剪辑合成,有的配音与口型完全不符;有的利用拼接手法,嫁接处理权威视频;有的利用AI换脸和拟声技术模仿知名人士发声……这些经过处理的虚假短视频广告,容易蒙蔽部分受众。此外,随着大数据时代到来,精准投放广告的算法模式也被运用在“国学培训”的招揽广告上。只要点击一次广告,多个平台都会出现相关广告推荐。
半月谈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此类广告能通过大数据“标记”,“精准投放”在中老年用户手机上,老年人极易收到此类推荐并被邀请入群。
今年71岁的南昌市民蔡玉珍,被拉入3个“易经培训”学员群,她表示“群组会越来越多,每个群里都有班主任,每天按时提醒我上课”。半月谈记者进入直播课程后发现,大部分学员都是中老年人,希望为子女“算命”“改运”。
标本兼治,
构建联动监测体系
教育部2019年印发的《禁止妨碍义务教育实施的若干规定》中指出,校外培训机构不得以“国学”为名,传播占卜、风水、算命等封建糟粕。专家表示,“伪国学”培训不仅造成消费者财产损失,还向社会大众传播扭曲、错误的价值观。
一些受访者表示,线上培训没有特定的地域范围,“国学培训”也缺乏相应的认定标准,监管部门执法尺度不明晰,因而监管难度大。
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院长颜三忠表示,相关主管部门应建立明确的标准规范。对“国学培训”的机构资质审核、课程内容、培训方式、教师资质认定、学费等进行明确界定,让伪国学无处藏身。
同时,各大运营平台需升级监管,构建联动监测体系。南昌大学教授朱小刚表示,主要视频平台应把控宣传内容,禁止为占卜、算卦、风水等内容引流。
(半月谈记者 彭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