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越来越多“95后”“00后”成了家里的“过年主理人”,除了此前流行的找个“搭子”去旅行过年之外,今年尤为突出的转变是,越来越多年轻人更希望寻回春节的仪式感。
“率性”对联贴门口:
秀出蓬勃朝气与美好憧憬
亮眼的春联不仅是年味的传承,如今也秀出了年轻人昂扬蓬勃的朝气。当年轻人开始主理过年,他们会自己提笔写下专属于新一代的时尚对联,比如将“有钱有文化,没胖没烦恼”“哈哈哈”“666”“发发发”贴在家门口,对联中英文单词、化学元素、图像表情符号等纷纷亮相,各种网络用语、“谐音梗”层出不穷,让人们不禁感慨“一看对联就知道里面住的是年轻人”。在这些对联中,“直白”的愿望取代了含蓄的期盼,年轻人的锐气与率性也跟着春联一同展开。
“00后”女孩小晴坦言,最初看到这些“新型对联”时,自己简直“大开眼界”。“但我很快就接受了。这其实同样是一种对新年的憧憬与寄托,不过年轻人的语言更直白,形式更丰富。”
寻找“过年搭子”:
在短暂陪伴中收获轻松自由
近年来,“饭搭子”“旅游搭子”“考研搭子”等称呼席卷了年轻人的社交圈。秉持着“万物皆可搭”的理念,年轻人如今同样在寻找“过年搭子”——在社交平台上搜索关键词,记者便看到不少年轻人在寻找一起吃年夜饭或是春节旅游的“搭子”。
在“00后”女孩欣欣看来,“搭子”是一种精准、短暂的陪伴,能够满足年轻人在某一特定场景下的需求。而“过年搭子”也是如此,年轻人会在帖子中明确提出对“过年搭子”的一些要求,比如年龄、性别和性格,同时还会罗列出春节期间的计划安排,如邀请“搭子”一起逛花市,打麻将,遛狗遛猫等。
从“逃避”到“主动融入”:
在传统年俗中获得力量
作为出生在上一个龙年的“00后”,潘潘对即将到来的龙年春节早就有了诸多计划。“今年是我的本命年,我已经在网上买了一个‘巨龙腾飞’装饰品,准备把家里好好装点一番。”潘潘说,“办年货是很重要的新年仪式感,我必须要在播放着《恭喜发财》的超市里跟爸妈一起慢慢逛,买上满满一车的年货,这才是对的感觉。”
此外,潘潘还找了一家影楼,打算叫上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等一起去拍全家福。“听说今年老家那边会有一个百人的舞龙活动,到时候我也要去参加。”她告诉记者,可能听上去觉得不可思议,但现在热心参加这种传统年俗仪式的好多都是“00后”。
在醒狮、花市等年俗活动中,确实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其中。“大家是希望从中找到‘根’的感觉,从这种集体的欢腾中获得力量。”潘潘说。
穿汉服逛花市:
为新春增添更多年味
临近春节,“95后”街舞老师Coco提前备好了红白配色的新年汉服。今年她也给爸妈准备了汉服,期待着全家一起穿汉服逛花市、拍照。“能够在喜庆的日子里穿着汉服,尽情地穿着打扮,对我来说就是新年的味道。”
同样热爱汉服文化的年轻人嘉鸿、卡卡和阿夜都从事餐饮行业,他们也已经备好了明朝风格的汉服。卡卡说:“我们喜欢穿汉服,尤其是在春节这么隆重、喜庆的日子里,我们更希望能穿着汉服上街,给春节增添更多的年味。”广东省传统文化促进会监事江琪敏介绍,“穿汉服逛花市”已渐渐成为广州春节期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组织“家庭春晚”:
为家庭增添过年的仪式感
“今年过年,我会组织全家人搞一台‘家庭春晚’,还要拍成Vlog发到家族大群去,让在外不能回家过年的亲人们也欣赏到。”28岁的陈琳说。陈琳在广州某外企上班,以往每年春节她都只想好好歇歇,但今年她觉得应该要为这个大家庭“做点什么”。“有时候形式确实大于内容,我越来越觉得过年的仪式感很重要,能为这份仪式感作出自己的贡献,我觉得很开心。”陈琳说。
(据《广州日报》 冯秋瑜 黄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