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5-0033





2024年02月08日

云贵川渝火锅飘香

(据学习强国客户端)

从左到右分别为:云南野生菌火锅、贵州酸汤火锅、四川火锅、重庆火锅。

近期,哈尔滨的爆火带动全国旅游热潮,各地纷纷亮出绝活吸引游客,前有东三省“在线听劝”,“花式抢人”成“卷王”;后有“山河四省”文旅“互不内卷条约”正式结束,纷纷放出大招,“卷”出了新高度,在网络平台,各地文旅打得火热,而“西南F4(云、贵、川、渝)”也不甘落后,利用火锅“抱团上分”!

新晋顶流!从山野到餐桌的极品美味!

在云南,广袤无垠的大地给予万物以生的可能,富有智慧的人民发挥其聪明才智,将万千风味摆上餐桌,五湖四海的朋友为寻觅美食,开启一场又一场舌尖美食之旅。

“雨水到,菌子笑。”在丰沛雨水的滋润下,翠绿山林里的“精灵”被唤醒——乌如黑炭的干巴菌、形似羊肚的羊肚菌……它们是藏在深山里的鲜,是云南独特的美味,野生菌可煮可炒,但最奢华、最鲜美的吃法,当数野生菌火锅。

以文火慢炖熬制出的鸡汤,或是老火腿汤为汤底,将牛肝菌、青头菌、鸡枞、竹荪、黄赖头、鸡油菌等多种菌子放入锅中,一同煮制,原本就鲜美无穷的野生菌,裹挟着鲜香浓郁的高汤,一口下去菌脆汁多,鲜香甜美从味蕾刺激到神经,每一口都是享受,再配上一碗特调蘸料:卤腐、折耳根、花生碎、胡辣椒、葱花香菜……汇聚了十多种调料的蘸水,既不会夺走菌火锅的鲜香,还能最大程度满足食客的味蕾。

直击灵魂!酸爽贵州,谁与争锋?

贵州有句老话“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酸,是贵州人最珍视的风味,它渗透在贵州人日常饮食的角角落落。

黔南的盐酸、虾酸、臭酸,黔西北的酸菜酸,还有黔东南的米汤酸、糟辣酸、毛辣果酸等,这些酸几乎都与辣相配,造就了贵州人喜食酸辣的饮食主调,基于酸汤,也诞生了很多美食,并形成酸汤系列饮食,成为贵州的味觉名片。在这些酸汤美食中,酸汤鱼更是成为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将西红柿、辣椒、生姜、大蒜、食盐、糯米酒按比例搭配,在23~26℃的常温下发酵半年以上,就能得到一坛酸辣可口的红酸,而在冷水中加入适量的红酸,搅拌后放上新鲜的稻花鱼,加上豆芽、野生小西红柿、花椒、木姜子、姜蒜,以及食盐、味精等调味品,煮熟后再放入葱、豆腐和各种蔬菜,配上蘸水,就是一道美味的酸汤鱼火锅。

肥美嫩白的稻花鱼在鲜红的酸汤里翻滚,鱼肉浸满了酸辣的汤汁,加上木姜子和山胡椒等特有香气,光是闻一闻,早已垂涎欲滴。

巴适得很!四川花椒谁不爱?

精选上等贡椒融入汤锅,配上文火慢煨的高汤,这道汉源贡椒鱼,是麻香与河鲜的完美结合,汤味醇厚、鲜香爽口、香中带麻。

据说,四川人吃辣200年,吃麻却有3000年,辣椒在清朝中期才传入四川,而花椒在《诗经》中就有记载,并且一直是川菜配料中不可或缺的一料。

四川是花椒的故乡,花椒是四川的特产,汉源县是花椒“人工驯化地”,从唐朝元和年间开始,汉源花椒就被选作皇室宫廷贡品,直至清光绪二十九年免贡,进贡历时1000多年,因此,汉源花椒也被称为“贡椒”。

四川人将花椒运用到了极致,鲜花椒、干花椒、花椒面、花椒油、刀口花椒……还将花椒与其他调料搭配,调制出各种各样的复合型味道,让平平无奇的食材吃起来巴适得很,这一口“麻”香也成了川菜的灵魂所在。

此外,花椒也不再是川菜独享的食材,四川人还采用先进的萃取技术,提取花椒的麻味和香味,融入各种创意小吃或饮料当中,花椒冰淇淋、花椒蛋糕、花椒啤酒、花椒鸡尾酒……本土的传统香料也可以很潮。

“一锅煮天下”!谁能扛住重庆火锅的魅力?

鲜红的辣椒、青绿的花椒、橙红的牛油,更有无数五彩斑斓的辛香料,随着“咕嘟咕嘟”的亮泡从锅底冒出,直至红油翻滚的鲜香白雾,袅袅氤氲周遭一切。

夜幕降临,一炉炉火锅渐次沸腾,重庆的大街小巷里弥散着麻辣鲜香的味道,火锅是重庆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这座城市的标志性名片。

重庆火锅最早发源于明末清初的长江与嘉陵江畔,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重庆火锅渐渐赢得人们的喜爱,成为“国民美食”。

重庆火锅不仅香飘全国,还以其独特的风格走向世界,多家重庆本土火锅企业已累计在美国、新加坡、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老挝等国家开了门店。

(据学习强国客户端)

--> 2024-02-08 (据学习强国客户端) 2 2 西江都市报 content_67832.html 1 云贵川渝火锅飘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