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5-0033
梧州零距离    梧州日报    西江都市报 旧版入口:梧州日报    西江都市报 (2021年10月10日前数字报)





2023年11月17日

地图上密密麻麻 全是文物古迹坐标

网友感叹第一次直观感受到“灿烂的中华文明”

(据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

吴运杰 网络图片

近日,不少网友被一份地图所震撼。地图上密密麻麻全是文物古迹的坐标,有网友感叹,第一次直观感受到“灿烂的中华文明”。

地图的制作者叫吴运杰,是一位忠实的文物爱好者,过去的七八年里他一直东奔西跑,摸索着拍摄文物、记录古迹,由于去过和想去的地方实在太多,吴运杰决定做一张地图,把文物古迹标记在地图上。

2020年开始,吴运杰对照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各省的省级保护单位,还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镇等,制作“全国文物古迹地图”,地图上的每一个标记都是他在查阅位置、照片,以及开放时间等具体资料,并初步判断艺术价值后,人工标注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吴运杰遇到了不少困难,“有一些省保单位的信息不是那么全,有些查不到图片资料,就暂时没有放到地图里,每定位一处地点,都需要查阅大量资料,甚至得实地探访才能验证。”滑动地图,画面不断放大,一个个古迹的名字变得清晰可见,红的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或国家一级博物馆,绿的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其他二三级博物馆,大量散落在乡间、田野的,寺庙、民居、楼阁也都出现在了这张地图上。

不少网友都在地图上找到了自己熟悉的古迹,还有的看到了关于自己家乡的信息,热情吆喝外地的朋友前来玩耍。

如今,吴运杰已经在地图上标注了近万处文物地点,但用他的话说这依然是个“半成品”。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全国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超76万处,他所记录的几乎是一个零头。因技术原因,地图还无法与大家在线共享,只能通过视频的方式展现。吴运杰说,“将来有机会,希望能把它分享给所有热爱历史、喜欢文博的人。”

吴运杰是湖北鄂州人,从小就是文博栏目的忠实粉丝,对历史文化十分感兴趣,2015年,正在读大三的他,偶然刷到了一则有关古建年久失修的资讯,他感到十分痛心,自此有了宣传保护文物古迹的想法。一开始,吴运杰会亲自去探访一些古建筑和文物藏品,并在网上分享相关图文资料,后来他开始拍摄文物、记录古建样貌,目前他已经去过大概2000处不同等级的历史古迹以及200多座博物馆,拍摄了数十万张照片。吴运杰曾经独自一人重走古代丝绸之路新疆区域的南段,探秘位于沙漠边缘的神秘庄园,这座名为“吐尔迪·阿吉”的庄园雕刻精美、绘画生动、风格独特,之前由于位置太过偏僻,少有人来,网上几乎找不到高清的影像资料。吴运杰在探访古迹的旅途上,曾多次与历史人物“擦肩而过”,在河南洛阳定鼎门遗址附近的晚唐时期土层中,保留了一串串人的足迹、动物的蹄印和数十条车辙印,靠近这些脚印,似乎仍能感受到有成群结队的人、动物还有车辆从身边穿梭而过,驼铃悠悠、步履匆匆,穿越千年。许多民间珍贵文物,也被他定格,浙江义乌的一处老宅里有一座巨大的灯,由120多万颗玻璃珠串成,高近4米、重达189公斤,“无法想象它的制作花费了多少人工。”吴运杰说。

丰富的访古经历和深厚的知识积累,帮助吴运杰一举拿下了第二季《中国国宝大会》的冠军。不过,吴运杰觉得,面对古人留下的丰厚文化遗产,还有浩瀚的历史知识,自己其实很渺小,许多问题还要继续深入研究,未来的路任重道远。如今,吴运杰依然在完善他的地图,他说,想一直一直走下去、拍下去,“不少文物的信息有了更新,还有很多网友私信我提供建议,有了大家的帮助,我会把地图一直补充、优化下去。”

(据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

--> 2023-11-17 (据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 网友感叹第一次直观感受到“灿烂的中华文明” 2 2 西江都市报 content_61416.html 1 地图上密密麻麻 全是文物古迹坐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