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冼振宇)今年以来,特别是宁夏银川“6·21”燃气爆炸事故后,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开展对市场流通领域燃气专项检查和整治,对全市18家液化石油气充装站、8家管道燃气经营企业、1家液化石油气钢瓶生产企业以及各县(市、区)销售燃气相关产品灶、管、阀的门店企业进行排查,排查整治安全风险隐患179个,查扣一批涉嫌违法违规燃气具并督促销售者下架销毁相关产品。这是记者从11月15日我市召开的2023年市场监管领域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消息。
据介绍,在自治区市场局和市安委办的统一部署下,我市开展“大起底”排查、全链条整治市场监管领域城镇燃气安全风险隐患,制定了《梧州市市场监管系统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成立市场监管领域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专班,扎实推进市场监管领域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在专项整治行动中,全市累计抽查销售商家900余家次,行政立案49起,结案35起,罚没款40606元。
此外,我市已投放共享气瓶“小黄瓶”近43万只,依托“小黄瓶”充装溯源系统,可实现梧州区域液化石油气钢瓶流通的全流程、实名制、可追溯、多部门协同监管,打造了集企业管理、政府监督与公众监督于一体的创新平台模式。
在燃气经营领域,市市场监管系统组织监察人员对全市18家燃气充装站开展全覆盖多轮次检查,排查安全隐患100余处,立案查处了5家不按安全技术规范开展充装作业的燃气充装站,下达行政处罚32万元,目前已全部执行到位,有效遏制了燃气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守护了千家万户的“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