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5-0033
梧州零距离    梧州日报    西江都市报 旧版入口:梧州日报    西江都市报 (2021年10月10日前数字报)





2023年09月29日

婴幼儿要警惕毛细支气管炎

(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刘仲瑜)

毛细支气管炎是2岁以下婴幼儿特有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以喘憋、呼吸急促、胸凹陷为主要表现,国内又称之为喘息性肺炎。为了让家长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预防毛细支气管炎,本文从毛细支气管炎的定义、诱因、症状、治疗,以及预防措施等,从而帮助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预防毛细支气管炎。

什么是毛细支气管炎

毛细支气管炎发生在2岁以下婴幼儿,多见于2~6个月的婴儿,男女均可发病,但男婴重症较多。毛细支气管炎主要是因患儿的年龄较小,管腔微小,在黏性分泌物或水肿作用下发生梗阻,进而出现肺气肿或肺不张等情况。毛细支气管炎多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通过呼吸道分泌物传播,也可通过被污染的物体传播。感染者是传染源,每年均有流行,但时间及严重程度各异,在北方地区多见于冬季和初春,两广地区则以夏秋季居多。

诱发因素

目前关于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一般认为与免疫学机制有关,但普遍认为其发病与以下因素有关。

1.感染。主要为病毒感染,50%以上系呼吸道合胞病毒,其他为副流感病毒1、2、3型、腺病毒、流感病毒、肠道病毒、肺炎支原体、鼻病毒等;细菌中的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等都会导致支气管黏膜炎症的出现。

2.过敏性因素。过敏体质的儿童对某些物质过敏,过敏原诱发的过敏反应也会导致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生,较为常见的过敏原包括花粉、动物皮屑、霉菌等。儿童一旦暴露于过敏原当中,自身的免疫系统会产生过度反应,从而引发呼吸道炎症或狭窄。

3.遗传因素。哮喘家族史也是毛细支气管炎的致病因素之一。比如部分群体天生就对呼吸道感染、过敏原更敏感,其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临床表现

一般来说,患儿常在感冒后2~3天出现持续性干咳和发作性喘憋,和咳喘同时发生为本病特点。症状轻重不等,重者呼吸困难,咳嗽似百日咳但无回声;体温高低不一,可无发热、低热、中度发热,少见高热;喘憋发生后会出现呼吸浅快、呼吸费力,明显的鼻扇和“三凹征”症状,即在呼气的时候锁骨上窝、胸骨上窝、肋间隙出现凹陷,可闻及喘鸣;重症患儿面色苍白或发绀,呻吟不止,部分伴脱水症状。最危险的时期是咳嗽及呼吸困难发生后48~72小时,会出现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的情况,多数患儿在经过治疗后病情会得到缓解,死亡率较低。

如何治疗

轻症患者常常在家治疗,注意观察,补充足够液体。中、重度呼吸困难的患儿需住院治疗。目前的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

支持治疗:一是氧疗,除轻症患儿外均应吸氧,采取不同的给氧方式;二是补充液体;三是雾化治疗,拍背吸痰;四是适当镇静。

平喘治疗:一是支气管舒张药,如沙丁胺醇雾化吸入;二是糖皮质激素可用于严重喘憋的患儿。

抗病毒治疗:利巴韦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有一定疗效。病毒病因诊断明确者不推荐使用抗生素,但若缺乏呼吸道合胞病毒或其他病毒感染证据时,婴儿或病情较重者可使用抗生素。

治疗并发症,如酸中毒、心力衰竭及呼吸衰竭。

怎样预防

目前,在住院治疗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有50%以后可发生哮喘,其危险因素包括哮喘家族史、先天小气道等,部分患儿肺功能异常会持续数月至数年,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感染毛细支气管炎尤为重要。

1.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做好传染源的隔离。家中出现感冒或呼吸道感染的成员要隔离,尽量戴好口罩远离孩子。

2.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尤其是在清理鼻涕之后;接触孩子前要洗手,避免出现交叉感染。

3.坚持母乳喂养,根据临床医学研究发现,母乳喂养的婴幼儿其呼吸道感染的风险率明显低于配方喂养的婴幼儿。

4.加强婴幼儿的日常护理,注意饮食,合理喂养;合理衣着,避免受凉;每天保证孩子能充足睡眠;适当带婴儿到户外开展运动;按时接种疫苗。

5.要避免二手烟的污染,临床研究显示,烟草暴露的孩子患呼吸道感染的概率较高,病情的严重程度也明显较高。

(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刘仲瑜)

--> 2023-09-29 (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刘仲瑜) 2 2 西江都市报 content_5465.html 1 婴幼儿要警惕毛细支气管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