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5-0033
梧州零距离    梧州日报    西江都市报 旧版入口:梧州日报    西江都市报 (2021年10月10日前数字报)





2023年09月04日

★教育关注

这届“00后”大一开始“卷”实习

(本报综合)

网络资料图片

新学期开始,不少大学生离开自己的暑期实习岗位,回到校园。与以往的暑期实习不同的是,在校大学生的实习开始时间已呈现明显的前置化趋势。2022年《上海市大学生实习实践状况调查》显示,超过四成申城大学生选择在低年级开始实习,一些大学生从大一便开始了实习。不过,“卷”实习并非万能,一味随大流也不可取。对此,业内人士认为,与其盲目实习,不如先找到兴趣方向,有的放矢,从容实现自我提升。

同辈竞争的压力

这个暑假,大学生实习有多热?就在7月下旬,浙江宁波推出2023年度大学生暑期机关事业(国企)单位实习活动,提供实习岗位1222个,启动报名一周就收到简历6000多份,个别热门岗位报录比高达44∶1。

不少学生选择实习,是因为不想落后。“实习是一件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在大一学生小葛就读的院校,实习工作经历被写入学生教学规划,算作学分,这也就意味着,只有找到实习岗位,几年后才能顺利拿到毕业证。

同辈竞争带来了巨大压力。对于现在的“00后”而言,生活在网络时代,“同辈”的概念早已超出身边同学、朋友的范畴,社交平台上优秀的同龄人层出不穷,更加重了这种焦虑。比如,小葛选择的广告学专业,“卷”实习的氛围格外浓厚,社交平台上,“大一获得4份实习”等经验帖随便就能看到。“刷到这种帖子,不自觉便感到焦虑。”小葛说,“大家都在实习,少一份实习,就是少一分未来求职的竞争力,谁都不甘心落于人后。”商科学生小李也是被“卷”进来的学生之一。在他原本的规划里,大三再找实习也不迟,后来频繁刷到同龄人的实习经验帖,“他们以后都可能成为我求职的竞争对手,每条帖子都在提醒我,再不实习就来不及了”。

盲目实习不可取

“卷”实习并不意味着能有好工作。低年级大学生实习时,大多年龄不到20岁,很多学生很快感受到了学生身份与社会岗位的冲突。

大学生一开始找实习岗位都不容易,因为缺乏经验,简历也几乎一片空白,他们不得不采取海投策略——小葛的同专业室友在四五个求职软件上注册、申请,向各个用人单位投递了几百封简历,只收到3份面试通知,最终无一录用;求职软件每个账号有简历投递数量的上限,小李便开通多个账号,大概共投递出3000多份简历。

另外,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和实际工作要求有时存在差距。小葛的工作内容是美工设计,她个人独特的设计风格在课堂上被鼓励,但是因为不符合市场审美,设计稿到实习公司被要求大改、重做。她在媒体机构实习的同学说,课堂上学习的采写编评难用上,工作进度往往困在找不到采访对象的阶段,而这更考验待人接物的经验和方式。

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也有人做出不一样的选择。小顾就读于计算机相关专业,这个暑假,他参加了学校的支教活动,他明确表示,大学期间没有实习打算。“即便一直埋头学习,到工作岗位后,学到的技能知识可能仍无法应付工作,哪来的精力去实习呢?”

“早实习并非适合每个人。”在职业规划师瑞妮接触的案例中,有学生才毕业3个月,已有两年工作经验。也有学生想走科研道路,瑞妮则建议他在实验室跟导师做课题,学业上多积累。还有的学生,毕业后打算尽快工作,对于把职业发展定位在市场运用、投资管理等方向的求职者,具备商业思维更容易脱颖而出,那么早一些实习也没什么不好。

(本报综合)

--> 2023-09-04 (本报综合) ★教育关注 2 2 西江都市报 content_3492.html 1 这届“00后”大一开始“卷”实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