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写:本报记者 陈益铭 通讯员 熊品欣 陈伟彬
摄影:本报记者 陈 凡
随着电商行业的兴盛,每年的6月18日成为很多人的“网购狂欢节”。今年的“6·18”前夕,快递小哥们已经开始了新一波的忙碌,分拣、运输、收件……每日的工作量比前段时间增加了不少,但他们说:“累是家常便饭,但是看到顾客能满意收货,这些辛苦也是值得的。”
一天经手几百个包裹
6月15日上午8时,在梧州邮政处理中心的分拣场地,数辆10米长的大货车在卸货、装货。偌大的作业区场地被划分成多个区域,待发货物在各个区域网点内堆成一座座小山,一条几十米长的自动输送操作带正在不断地流转,分拣员在传送带旁争分夺秒地分拣快件。
“今年‘6·18’我们的人员又增加了5个,从早上7点半工作到下午1点半,一辆货车的上千个快件我们要争取在一个小时内分拣完毕,接着分拣下一辆车的货物,中间基本没有休息时间。”做了4年分拣员的陈义发说,这两天收到快递是平时的近两倍。为了快速精准地分拣快递,仓库墙上贴着各个地区的名称,快件扫描完成之后,把快递分区堆放,等待配送员装车。
“快递工作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既不能分错,又要快捷,还不能损坏货物。”陈义发说,拿起快递扫描、搬运、分拣……这是他每天需要重复几百次的步骤。面对这几天突然增大的工作量,陈义发坦言,“只要能保证快递快速安全送达,我们就没白辛苦。”传送带两边的分拣员们熟练地将货物迅速、准确地分拣到正确的轨道上,“如果遇到是生鲜类货物,这类货物多为大件货,分拣难度较大。我们在分拣时要更加谨慎、细心。”陈义发说,虽然忙碌,但一切都有条不紊。
一天至少走两万多步
6月15日上午11点半,在梧州市顺丰速运蓝天港湾营业点,数个快递员正在熟练地按区域分拣快递,彼此打气帮忙,干劲十足。已经历过5个“6·18”的郑加兴也在其中,他将自己负责投递的快递包裹按照不同的投递点分区垒好,一一扫描更新物流信息,再整齐地摆进快递车,“不管是刮风下雨,我们都坚持上岗,每个工作日走路步数不会少于2万步。”郑加兴说。为节省吃饭的时间,他在送货车上放了个小篓子,里面装满饼干、糖果、水等,抽空就吃一点垫垫肚子。
将快递放进智能快递柜可以节省不少派件时间,但和其他快递小哥抢占快递柜的资源也需要诀窍,郑加兴说:“要提前预估好所剩柜子的数量和大小,把体积合适的快递提前准备好一次性搬过去,尽量不跑回头路……”郑加兴负责派件的区域是丽港华府小区,几年下来只要送过快递的客户地址,他都基本能记住,根据情况选取不同的派送方式,节省了不少时间。
但是,打电话不接、需要送货上门却敲门不应、智能快递柜爆满等情况时常发生,遇到这种情况,郑加兴只能耐心等待,“有时还会遇到年纪大的客户不会用手机退货,他都一遍遍耐心地教,并帮客户填好地址,再打包送走。”说话间,一位阿姨从小区单元楼下来,递给郑加兴一瓶矿泉水,还叮嘱他:“今天太热了,别太辛苦。”郑加兴一边喝水一边说,有时候送快递会遇上一些热心的市民,给他送水,叮嘱他开车要小心,这些都让他觉得十分暖心,一天的辛苦也消散了大半。
↓郑加兴负责派送丽港华府小区部分楼栋住户的包裹,他将包裹装车后准备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