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业漾)“以前用柴油发电机驱动抽水机灌溉农田,每造水稻的抽水成本要花两三百元,有了共享农电桩供电以后,预计每造水稻的抽水成本能减少三分之二。”6月15日,藤县埌南镇双底村村民潘阳德说。当天上午,广西新电力投资集团藤县供电有限公司、广西梧州华光电力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以及双底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当地村民共30多人,一起为村里的智能共享农电桩作最终调试。
经过严谨的调试后,这些智能共享农电桩项目正式投入使用。据记者了解,双底村智能共享农电桩设在位于稻田当中的产业路旁,计划设置24个桩点,农电桩旁边就是白石河。农忙时节里,村民们只需就近取电驱动抽水机即可灌溉农田,用电安全和成本偏高的问题均能得到较好解决。
广西新电力投资集团藤县供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辉介绍,该项目是广西首个智能共享农电项目,以惠农助农为出发点,建设抗旱抽水低压专线,主要用于解决村民抗旱、灌溉抽水等用电问题,目前先以双底村为试点,接下来将在梧州其他地区推广。
而作为项目投资运营方的广西梧州华光电力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杜政学则表示,该项目属于公益项目,现已投资接近80万元,可覆盖双底300多亩水田用电,村民只需要扫描二维码即可用电,并按功率区分电价,平均用电价格与村民日常用电价格相差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