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呆、走神,总给人们带来影响任务完成效率,甚至影响心理健康的刻板危害印象。但随着心理学研究的不断进步和一系列相关理论解释的提出,走神的好处也逐渐浮出水面:总的来说,发呆具有一些积极的适应性功能,包括更好的监控外部环境、展望个人目标、发现自我、提高创造力、促进决策和降低负性情绪等。
比如相关期刊报道表示,发呆可以集中精力、活跃脑细胞、缓解焦虑、增强记忆力与创造力。每天适当发呆能将焦虑和抑郁降低 25%。
但是并非发呆一定就在放松大脑,对于儿童或老人来说,过度的发呆也可能是心理或精神疾病的征兆,属于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这里推荐两种发呆方法:
第一种,不眨眼发呆法。尽量控制双眼保持睁开状态,一段时间后,收神回来,活动身体,体验长时间放空的快乐。
第二种,呼吸发呆法。发呆时将注意力集中在腹部深呼吸上,多次缓慢进行,减压的同时增加大脑氧气供应量。
(据《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