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益铭 通讯员 陈彦)“现在国家政策真好,我种植粉葛6亩多,每年可获得奖补资金3000元。镇里每年还会组织技术人员为我们种植户开展技术培训,帮助我们提高种植质量,也坚定了我们种植户的信心。”藤县和平镇双垌村窑寨组“以奖代补”验收户李世其,看着田间的粉葛长势喜人,信心满满地对验收组人员说。这是发生在双垌村第一批以奖代补项目实地验收过程中的寻常一幕。
为做好双垌村2023年产业以奖代补项目验收工作,激发脱贫户(监测户)发展壮大产业内生动力,双垌村组织挂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村“两委”干部以及帮扶联系人分工合作,入户走访脱贫户(监测户),向农户传达奖补政策,解释奖补标准、奖补规模、验收程序等。验收组还连同农户一起走遍田间地头、鸡舍牛棚、果场鱼塘,对申请项目进行逐户逐项实地验收。
以奖代补工作是我市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之举。近年来,我市通过立体化培训宣传、机制化全面排查、多样化帮扶干预、规范化退出监测、精细化质量提升“五化”机制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持续引领广大村民增收致富。全市构筑市、县、乡、村四级联动,从增加收入和减少支出“两线发力”,全面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形成了“对象发现、风险预警、动态帮扶、问题消除”的管理闭环。
市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2022年,全市累计纳入监测对象8287户31222人,累计消除风险监测对象5409户22150人,风险消除率达70.9%,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为15077元,同比增长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