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点饮品或甜品时,是否常常被仙草、龟苓膏、西米等配料给弄糊涂,究竟选择哪种配料也很让人纠结。
那么,甜品里这些有着奇怪名字的配料,到底都是什么?它们都是用什么做的呢?下面小编就来教你认识它们,做一个明明白白的“吃货”。
仙草
仙草,又名仙人草、凉粉草,是一种一年生草本宿根植物,其叶片外形与薄荷叶多有相似。
仙草中含有可溶性多糖类物质,将其溶于水后可以凝固成仙草胶(仙草冻)。
我们在甜品、冷饮店见到的“仙草冻”其实并不完全是由仙草熬制成的,而是将仙草的茎叶晒干煎水后,再与米浆混合煮熟,以糖拌之,冷却制作而成,也是夏天解渴的佳品。
龟苓膏
龟苓膏与仙草冻在外观、色泽上很相似,都呈黑色,但是两者的口感却大不相同。
龟苓膏是一种中成药,药用价值很高,由乌龟腹甲部位连同地黄、金银花、甘草等多种药物共同熬制而成,之所以能够凝结,主要是因为乌龟的腹甲处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
香芋
香芋,又称参薯,是薯类的一种。唐代的《酉阳杂俎》中,便有关于香芋的记载。时至明清,上海、江苏等地已将香芋视为珍品。
香芋的外形酷似紫薯,因此也常被人们混淆。香芋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它的脂肪含量极少,蛋白质含量却是山药的2.1倍,还含有一定量的钙、磷等营养元素,具有一定的清热镇咳功效。
香芋最常见的做法莫过于做成香芋地瓜丸,而夏天食用香芋最为合适的做法则是香芋西米露。
香芋与西米碰撞在一起,就好像热恋中的男女,如胶似漆中透露着丝丝甜蜜的味道。
西米
西米,又称西谷米、沙谷米等,大部分人认为西米是谷类食物的一种,往往会在煮粥的时候抓上一把,结果在粥煮完后,却发现西米不见了踪影。
其实西米的名字中虽然有“米”字,却并不是谷类食物,与粮食作物没有一点关系,而是由棕榈科植物的树干、树身或树茎等,经过浸泡、沉淀、烘干等一系列工序制作而成。又因为最正宗的西米是由西谷椰子木髓部提炼出来的淀粉制成,因此便有了“西米”之称。棕榈树科植物的树干等制作原料中含有大量的淀粉,所以西米实际上是一种纯淀粉食物。
吃之前加水搅拌均匀并过筛制成小圆子,煮熟后即是甜品中晶莹剔透的西米,看起来赏心悦目,细细品味你会发现西米很有弹性,正符合女孩们对于甜品的追求。
冰粉
冰粉是一种加工食品,主料是冰粉和水,加入适量的凝固剂使其凝固后,再加入部分蔬果、少量的薄荷水和适量的红糖水制作而成,近年来流行于多地的甜品店,尤其多见于四川、云南等地。
制作冰粉的主原料实际上是一种常见的名为“假酸浆”的野草。假酸浆原产地是秘鲁,在我国则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贵州、湖南、四川等地,冰粉这道美食最初也是流行于这些地区。
做好的冰粉呈透明状,口感爽滑、冰凉,辅以少许薄荷水犹如画龙点睛。清凉爽滑又带着丝丝薄荷香味的冰粉入口后,马上会感觉十分清爽。
(据学习强国客户端)